□張必強
農(nóng)村的水缸一般都是儲存水用。以前喝水靠人到井里挑,想裝滿一缸水需要挑好幾擔(dān)水,滿缸的水夠一家人吃上好幾天。為了防火,勤快人家的水缸總保持在將滿水位的狀態(tài)。
早晨,廣播里傳來的“東方紅”樂曲聲把薄霧籠罩的小山村從夢中喚醒,井臺邊便熱鬧起來了,家家戶戶都來挑水,一聲聲的招呼溫暖著這個小村落。
冬天的早晨,我剛睜開眼,只聽父親在門外喊:“開門!”母親趕緊拉開門,只覺一陣寒風(fēng)撲進門來,緊接著,父親挑著水擔(dān)將兩大桶水麻利地倒入水缸里。
我拿葫蘆瓢從水缸中往臉盆里舀水,母親總會囑咐一句:“少舀點!”我就把瓢里的水倒回水缸中一些。
每到夏季,從外面瘋玩回來,口干舌燥,舀一瓢水“咕咚咕咚”一口氣喝下,那股沁人心脾的清涼,甭提有多痛快了。用一盆“井里涼水”擦肩洗背澆頭,那真是透心的涼爽。
大年三十的上午,父親一定要挑滿一缸水,這個習(xí)慣從祖輩一直留傳下來,預(yù)示著辭舊迎新、喜氣圓滿、年年有余,然后再去貼春聯(lián),歡歡喜喜迎新年,期盼來年好光景。
時間長了,水缸底部也會積累起一些水垢,需要清洗干凈。這時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趣事:當(dāng)彎著腰深入缸底,埋頭做清潔工作時,耳邊便會“嗡嗡”作響;在里面說話唱歌,聲音立刻會放大,我覺得很新奇,有時會喊幾嗓子,后來才懂得,這是一種“聲音共鳴”現(xiàn)象,覺得很好玩。
我家的水缸比起別人家還多了一個功能,那就是用水缸蓋當(dāng)作一家人吃飯的桌子。由于我家房子比較小,也是為了方便,這樣的日子過了許多年。
水缸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,母親一瓢一瓢從缸中舀出水來做飯、洗涮,日夜操勞。缸中的水,水中的瓢,母親消瘦的手,時常讓我思緒萬千……
遺憾的是,我家那口補滿鐵卡子的水缸在搬家時沒有帶出來。但那口水缸,已盛滿記憶,深深地烙印在我生命中。
編輯:閆艷麗
審核:馮金蓮
【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,嚴禁轉(zhuǎn)載!聯(lián)系電話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