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程杰 廣元觀察 高志農 楊鴻波
2月5日,據劍閣縣文旅體局消息,劍閣縣以“文化為魂、科技添翼”的創(chuàng)新實踐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:今年春節(jié)假日,劍門蜀道劍門關旅游景區(qū)共接待游客32.01萬人次,實現門票收入1909.29萬元,其中,翠云廊景區(qū)接待游客47656人次,門票收入129.52萬元。
全縣接待游客量、旅游收入同比顯著增長,非遺展演、軍事科技展、低空飛行等新業(yè)態(tài)強勢“出圈”,游客滿意度與市場熱度雙雙攀高,實現文旅市場“開門紅”。
非遺文化活化演繹,蜀道年味“熱辣”且“滾燙”
圍繞“我在蜀道過大年”,全縣推出百余項活動,將非遺文化與現代旅游深度融合。劍門關景區(qū)特別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“安順地戲”攜手國潮舞獅團,共同登臺獻藝,讓游客在雄偉險峻的劍門關間,親身體驗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,感受心靈的震撼;翠云廊景區(qū)上演《點樹交印》情景劇,以明代官員“交接古柏”的實景演繹,傳遞生態(tài)保護理念。此外,景區(qū)還全新推出了《蜀道鏢運》大型實景情景劇,通過生動的演繹,真實再現了古蜀道上押鏢、運鏢的驚心動魄場景,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,親身體驗古代商貿運輸的不易,深刻感受古人的非凡勇氣與卓越智慧。古蜀道沿線的鄉(xiāng)鎮(zhèn)更是熱鬧非凡——跑旱馬、耍草龍、千人長桌宴等民俗活動輪番上演,游客徒步青石板路,沉浸式體驗蜀道原鄉(xiāng)的獨特年味。
據統計,三條古蜀道徒步線路吸引游客超12萬人次,非遺與鄉(xiāng)愁的碰撞,讓文化傳承“活”了起來。
科技賦能,游客體驗“上天入地”
如果說非遺是劍閣文旅的底色,科技則是其提檔升級的“催化劑”。首屆軍事科技展成為春節(jié)一大亮點:殲-20模型、神舟飛船航模等展品吸引游客駐足,軍事迷們直呼“過癮”;《飛越劍門關》低空飛行項目讓游客乘直升機俯瞰雄關翠廊,以“上帝視角”領略蜀道壯美;景區(qū)新推的VR項目《千年奇遇劍門關》則帶領游客穿越時空,與數字代言人“關劍”共探蜀道傳奇。
此外,AI機器人的滑稽表演,讓科技與文旅的“雙向奔赴”成為現實。
文化破圈,研學旅游“熱度飆升”
“背誦《蜀道難》獎游劍門關”活動延續(xù)經典,7663名游客通過詩詞挑戰(zhàn)贏取門票,在“知識變現”中感受古詩詞魅力。猿猱道、鳥道等險峻步道,以其獨特的魅力,繼續(xù)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打卡。游客們排隊挑戰(zhàn),親身感受“蜀道之難”,山間回蕩的吶喊聲,不僅是對勇氣的釋放,更是將這份情緒價值推向了高潮。劍門關景區(qū)通過光影技術還原歷史場景,結合沉浸式情景劇和科技體驗,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,接待量突破11萬人次。翠云廊古柏生態(tài)博覽館則通過互動展陳,講述千年古柏的守護故事。
文化賦能不僅讓游客從單純的“看風景”轉變?yōu)樯钊氲摹捌肺幕保沟檬竦姥袑W熱潮持續(xù)高漲,蔚然成風。
夜游經濟,點亮蜀道“星光璀璨”
夜幕下的劍閣,同樣精彩紛呈?!秳﹂T長歌》崖壁燈光秀,以巍峨山巒為幕,以靈動光影為筆,生動演繹了蜀道千年的滄桑變遷,讓3000余名游客在聲光交織的奇幻場景中仿佛“穿越古今”,體驗了一把時空之旅。雄關劇院場場爆滿,皮影、變臉、雜技等非遺演出讓觀眾掌聲不斷。
此外,劍門豆腐宴、土雞宴等特色美食點燃味蕾狂歡,溫泉酒店接待量高達5萬余人次,其獨特的“夜游+美食+溫泉”組合,不僅成功留住了游客的腳步,更大幅拉動了夜間消費,使夜間消費占比飆升至35%,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的新引擎。
服務暖心,“劍閣溫度”獲贊無數
人流如織的背后,是劍閣縣細致入微的服務保障。全縣開放免費停車位近7000個,130輛擺渡車無縫接駁,破解“停車難”痛點;景區(qū)為特殊人群開通綠色通道,執(zhí)勤民警化身“急救員”“尋物偵探”,護送受傷游客、“背著媽媽挑戰(zhàn)蜀道難”等暖心故事頻出,彰顯了“劍閣溫度”,贏得游客一致好評。
2025年春節(jié),劍閣縣以“文化+科技”雙輪驅動,打造了沉浸式、互動式、暖心式的文旅新體驗。非遺活化、科技賦能、服務升級——這場“開門紅”不僅是節(jié)假日文旅營銷的一次成功,更是縣域文旅高質量發(fā)展的生動實踐。(視頻提供:王德強)
【未經授權,嚴禁轉載!聯系電話028-86968276】